国家新规:每块锂电池都将拥有唯一“身份码”
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为加强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质量管理,批准发布《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》国家标准,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。
该标准针对每个新生产电池产品给出唯一身份编码,适用范围覆盖从单体电池到电池系统的全层级产品,通过“一池一码”可以实现从生产端到回收端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管控,为产品溯源和行业监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有兴趣的读者可从以下链接进入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,查看本标准:https://openstd.samr.gov.cn/bzgk/gb/newGbInfo?hcno=C1F4D62CEC4217873108A8E19C888849
一、研制背景
为加强锂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质量管理,新标准赋予每个新生产的电池唯一身份编码,为产品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。
二、适用范围
单体电池、电池模块、电池包、电池簇、电池系统。
三、编码对象
1、消费型锂离子电池
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、平板式计算机、便携式计算机、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电池。
2、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
应用于电动船舶、电动飞机等领域的电池。
3、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
应用于电动自行车、电动摩托车(二轮/三轮)、电动滑板车、电动平衡车等领域的电池。
4、储能型锂离子电池
应用于家庭储能、工商业储能、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的电池。
四、编码结构
五、编码规则
六、编码示例